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创新社会综合治理联户共谋繁荣发展


一、案例背景

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平均海拔3100米,在藏语中林芝意为“太阳的宝座”,素有“西藏江南”、“东方瑞士”之美誉。林芝地区19862月恢复成立,2015年撤地设市(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下辖6154个乡镇1个街道办496个行政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汉、门巴、珞巴等10个民族和僜人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区。社会治安问题、社会矛盾纠纷等社会治理的难题挑战较大,一方面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很难有效覆盖传统“单位”体制外市民群众和流动人口,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和服务“最后一公里”难以有效打通。另一方面,群众自治组织化大量隐形存在,自下而上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自有活力需有效有序激发。

参与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社会治理最为根本和基础的工作。近年来,林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以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抓手,探索推行“联户平安、联户增收”社会治理模式(简称“双联户”),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各个领域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图说:“联户促增收”—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氆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探索历程

(一)延伸拓展网格化管理,实践衍生“双联户”模式

2013年前,林芝市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载体,坚持警力下沉、干部下沉、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面对多民族杂居、人口流动性大、社情民意复杂、基层警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网格化管理仍然停留在被动发现问题、应对问题的层面,社会治理的主动性还较为乏力。如何在网格化管理之下拓展延伸工作面,提高工作当中发现问题的及时性、有效性,一直是林芝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充分借鉴拉萨市“双联户”的经验做法后,为林芝市衍生、延伸和拓展网格化管理、构建“社会民意一传到顶、政策措施一通到底”的工作体系带来了有益启示。经市委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科学提炼,形成了以邻里守望、互助合作、共促党建、联户扶贫为主要内容的“联户平安、联户增收”社会治理模式。

图说:“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表彰大会

1、划分联户单位。根据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现行行政区划框架内,遵循“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各联户单位户数“最低不少于5户,最多不超过15户”的标准,将相邻区域科学划分若干联户单位,按照“一联户单位配备一‘双联户’户长”的要求,由联户家庭成员共同推选产生1名“维稳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村组事务明白人”、“热心人”作为“双联户”户长,流动人口聚集区由出租房屋业主或选择相对固定、责任心强的流动人员担任“双联户”户长,由“双联户”户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走访等形式,负责居中协调、处置和上报居民事务,并与网格化管理进行对接,形成以联户为基础的解决问题一通到底、社情民意一传到顶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截止目前,林芝市广大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共划分联户单位6450个,推选“双联户”户长6450人,吸纳家庭近5.4万户20余万人,涵盖城镇社区、农村牧区、机关单位、商住小区、出租房屋,基本实现全区域、多层次的广泛覆盖。

图说:兑现 “先进双联户”奖励

2、明确“双联户”职责任务。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安全隐患联防联控、重点人员联管联教、困难家庭联帮联扶、环境卫生联管联治、精神文化联娱联扬、科学知识联学联教、小额信贷联保联担、致富项目联建联营、发展成果联创联享、实有人口联服联管、出租房屋联管联防、精准扶贫联户联促”十三项联户职责,以“双联户”户长为主体,通过日常走访、摸底排查、组织传达、发现上报,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居中协调、处置小型居民事务,对落实有关政策、重大矛盾隐患苗头、人员变动情况等及时发现、及时逐级报告,再由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服务管理职能,实现对各类社会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整合有限的个体资源,鼓励支持发展由联户家庭共同参与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图说:基层认真做好“双联户”宣传工作

3、推进创建评选。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西藏自治区“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林芝市委、政府印发的《林芝市“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推动典型引路、示范创新。与此同时,在全市创建评选活动基础上,对基层实践做法进行总结提炼,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先进双联户”创建评价体系。同时,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科学合理和注重实绩的原则,严格实行季度绩效考核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由各乡(镇)、街道办牵头,组织派出所(警务站)、村(居)委会、联户单位群众统一对“双联户”户长进行季度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按年度累计情况优先推荐“先进双联户”,作为年终评选“先进双联户”和推荐优秀户长进入村(居)“两委”班子的一项主要依据,引导全市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双联户”绩效考核办法的推行,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标准、增强了创建规范、提升了创建质量。20132016年期间,全市共有4.0585万户家庭(含重复受奖)获评区市县乡村“先进双联户”荣誉称号,兑现奖励资金1736.23余万元,100多户获奖家庭子女享受到公务员考试加分、高考加分、优先参军、优先入党入团等优惠政策,在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工作举措,推进“双联户”模式开花结果

1、强化信息支撑,畅通工作渠道。把加强“双联户”户长教育培训、拓宽“双联户”户长信息反映渠道、提高“双联户”户长履职能力作为深化“双联户”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面向“双联户”户长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政策、反分裂斗争、新旧西藏对比以及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教育,让广大“双联户”户长知晓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对党和祖国的归属感、凝聚力,以个人言行感染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深入做好农牧实用技术及市场经营知识教育教训,为实现“联户增收”提供知识储备和技术保障。同时,依托信息化建设开发综治信息终端平台,全市“双联户”户长通过手机终端将身边人、事、情发送到系统平台,由基层综治专职干事调度处理,实现了信息及时传输和掌握,拓宽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做到了对各类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

图说:举办“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培训班

2、推进联户平安,确保和谐稳定。健全完善《林芝市“双联户”户长工作职责、任务》、《林芝市“双联户”户长绩效考核奖励实施细则》等工作制度,建立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管理制度,由“双联户”户长组织开展日常走访、摸清底数,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安全隐患联防排控、重点人员联管联教、平安建设联创联享等建设。全市广大“双联户”户长主动担任起宣传员、治安员、组织员、协调员、调解员、帮教员、联络员、气象信息员、监督员、引导员的角色,积极巡查重点地区、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全市广大“双联户”户长代表以身作则、主动履职,入户拉家常、串门访社情,将党委、政府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传达到每一户家庭当中,有力夯实了全市广大群众共促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真正形成了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齐抓共管、共保稳定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联户单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3万余次,7.5万余人次参与,排查矛盾纠纷1083起,化解1030起,化解率达95%;收集社情民意338条,协调解决335条;配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5万余次,7.9万余人次参与,排查火灾隐患、治安隐患、安全生产隐患等隐患2939处,整改2939处,整改率为100%;排查重点人员387人,均建立档案,落实帮教措施,实施帮教活动4256次;组织开展治安巡逻5.3万余次,16.1万余人次参与;组织开展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帮扶4718次,1.9万余人次参与,慰问2978次,慰问弱势群体10360人次,发放慰问金280万余元;组织开展邻里义务投工投劳46406.4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卫生死角治理10638次,12.7万余人次参加,治理卫生死角4282处;组织开展文艺演出1169场次3万余人次参与;组织开展文化活动960场次3.7万人次参与;组织开展法治讲座656场次6万余人次参与;组织开展科技培训262场次1.5万余人次参与;组织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323场次,受训人员2.1万余人次。

图说:联户群众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3、推进联户增收,共促增收致富。各级各部门围绕“联户增收”这个“双联户”工作的核心要义,不断加强政策扶持、项目引导、资金支持力度,依托旅游、家庭农家乐、农畜产品、种植养殖、林下资源等产业项目规划,大力发展以联户为载体的规模化、集约化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切实让“双联户”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桥梁和纽带。米林县丹娘乡以“三帮一带”发展理念为依托(即:帮助建立一个合作社,帮助培养一批干部,帮助致富一批群众,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助推集体经济联创联营,建立了藏香猪、藏鸡养殖基地,2015年实现58300余群众增收60余万元。墨脱县德兴乡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引导各联户单位剩余劳动力学习藤编技艺,将藤竹加工厂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共有300余名群众从事藤条编制,为群众增收80余万元。同时,以兴办联户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完善小额信贷担保政策为动力,大力发展“自愿结合、入退自由、责权平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联户经营合作社。据统计,全市共以联保联担形式开展小额信贷586次,信贷金额2562万元,建立联户经济合作组织303个,吸纳556132068余人,实现增收1372.68万元。

图说:亮化“双联户”工作办公场所,规范相关台账

三、林芝市实行“双联户”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启示

“双联户”是西藏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孕育催生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双联户”模式充分体现了党政主导与群众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探索。开展“双联户”工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林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定力,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具体实践,积极回应了各族群众思稳定、求发展、促和谐的热切期盼。三年以来,“双联户”模式在林芝形成广泛共识,成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的自觉遵循和行为规范,城镇社区、农村牧区、机关单位实现全覆盖、无盲区,邻里之间共保平安、共促和谐、共谋发展、共同致富,群众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发展联户经营为抓手的农牧区致富路子得到进一步拓宽,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互帮互助的生活环境、讲信修睦的人文环境日渐形成。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林芝市在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有效保障了“双联户”社会治理模式步调一致、全面推进。

图说:双联户”户长开展治安巡逻

(二)凝聚人心是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林芝市把“双联户”模式作为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设计,作为推进群众自治自管自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创新,引导发挥“双联户”模式的平台职能,既防止越俎代庖、过分干预,影响群众自治自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又加强引导、科学指导,主动支持帮助、参与配合深化“双联户”工作,积极推进群众工作群众做,动员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解决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矛盾问题,解决好日常生产生活状况。切实让“双联户”模式按照其本身定位,正确、科学、合理运转。

图说:向“双联户”户长发放职责制度宣传单册、挂历

(三)畅通渠道是关键。新时期下人民群众诉求和利益问题不断增多,而部分问题就是因为渠道不畅、推诿扯皮造成矛盾激化、问题叠加。“双联户”模式改变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治理,“双联户”户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邻里纠纷、民生问题、群众诉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反映到基层组织后,基层组织及时进行核查、调处、解决、报告,真正在人民群众当中搭建了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关爱群众的工作服务平台,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大限度地在群众心中增加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上一篇: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相关阅读
· 福建省莆田市
· 贵州省思南县
· 山东省东明县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推选活动

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

会务组电话:010-87748538

联系人:来凯锋 15210229893

传真:010-87747102

邮箱:shzl_2015@163.com

网址:http://www.shzl20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