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促平安和谐 联户共谋繁荣发展
拉萨市“双联户”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拉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以调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抓手,探索推行“联户平安、联户增收”社会治理模式(简称“双联户”),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
图说:法制宣传
一、延伸拓展网格化管理,实践催生“双联户”模式
2013年前,拉萨市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载体,坚持警力下沉、干部下沉、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面对多民族杂居、人口流动性大、社情民意复杂、基层警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网格化管理仍然停留在被动发现问题、应对问题的层面,社会治理的主动性还较为乏力。如何在网格化管理之下拓展延伸工作面,提高工作当中发现问题的及时性、有效性,一直是拉萨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大课题。2013年初,拉萨市八廓老城区改造搬迁工作传来喜讯。为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区市党委、政府决定将老城区内的沿街摊位和部分住户全部牵出,全面启动八廓古城区改造项目。由于涉及搬迁摊位达2956家、搬迁住户130余家,搬迁人数近万人,利益链条盘根错节,为防止部分商户对改造项目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被达赖集团和敌对势力利用,趁机蛊惑人心、煽风点火,引发大的群体性事件,城关区抽调700余名干部进驻老城区,按每名干部包五户的形式,开展搬迁劝导工作。同时,顾及迁入新居的住户对新的生活环境还需逐步适应,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城关区把相邻五家商户、住户组成一个联保集体,共同开展以舆情民意共同搜集、矛盾纠纷共同调处、经营困难共同帮助、环境卫生共同治理、社会治安共同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联保责任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搬迁工作和老城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八廓老城区改造搬迁的经验做法,为拉萨市延伸和拓展网格化管理、构建“社会民意一传到顶、政策措施一通到底”的工作体系带来了有益启示。经市委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科学提炼,形成了以邻里守望、互助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联户平安、联户增收”社会治理模式。“双联户”模式试行不久,就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并决定在全区全面推行。一时间,“双联户”从雅砻河畔到狮泉河边、从珠锋脚下到唐古拉口,传遍了雪域大地的城镇社区、农村牧区、林地草场。
图说:网格员走访
图说:先进双联户表彰
(一)划分联户单位。根据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将相邻一定范围内的住户划分为一个联户单位,由联户家庭成员共同推选产生1名“维稳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村组事务明白人”、“热心人”作为联户代表,由联户代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走访等形式,负责居中协调、处置和上报居民事务,并与网格化管理进行对接,形成以联户为基础的解决问题一通到底、社情民意一传到顶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截止目前,拉萨市广大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共划分联户单位17009个,其中城镇社区4303个,农村牧区5591个,机关单位、商住小区、出租房屋等7115个,共推选联户代表17009人,吸纳家庭近16万户60余万人。涵盖城镇社区、农村牧区、机关单位、商住小区、出租房屋,基本实现全区域、多层次的广泛覆盖。
图说:农家乐
(二)明确“联户”职责任务。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安全隐患联防联控、重点人员联管联教、困难家庭联帮联扶、环境卫生联管联治、精神文化联娱联扬、科技知识联学联教、小额信贷联保联担、致富项目联建联营、发展成果联创联享”十项联户职责,以联户代表为主体,通过日常走访、摸底排查、组织传达、发现上报,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居中协调、处置小型居民事务,对落实有关政策、重大矛盾隐患苗头、人员变动情况等及时发现、及时逐级报告,再由有关职能部门落实服务管理职能,实现对各类社会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整合有限的个体资源,鼓励支持发展由联户家庭共同参与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图说:联户代表推选
(三)推进创建评选。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的《西藏自治区“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推动典型引路、示范创新。与此同时,在全区创建活动基础上,对基层实践做法进行总结提炼,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观融入“先进双联户”创建评价体系,提出以评选“爱国星、敬业星、诚信星、友善星、互助星、守法星、民主星、文明星、和谐星、小康星”十星为基本标准的星级“先进双联户”评价体系,由村(居)委会按月对辖区每个联户单位家庭表现情况进行授星或摘星,按年度累计情况优先推荐“先进双联户”,引导全市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星级“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的推行,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标准、增强了创建规范、提升了创建质量。2013至2015年三年间,全市共有近11万户家庭(含重复受奖)获评区市县乡村“先进双联户”荣誉称号,兑现奖励资金5千余万元,280多户获奖家庭子女享受到公务员考试加分、高考加分、优先参军、优先退伍安置等优惠政策,在全社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图说:先进双联户表彰
二、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工作举措,推进“双联户”模式开花结果
(一)强化信息支撑,畅通工作渠道。把加强联户代表教育培训、渠道联户代表信息反映渠道、提高联户代表履职能力作为深化“双联户”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面向联户代表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政策、反分裂斗争、新旧西藏对比以及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宣讲教育,让广大联户代表知晓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对党和祖国的归属感、凝聚力,以个人言行感染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深入做好实用农牧实用技术及市场经营知识教育教训,为实现“联户增收”提供知识储备和技术保障。同时,依托信息化建设开发“双联户”微信平台,全市联户代表微信账号通过后台认证后,即可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原则,通过语音、图像、文字等形式,一键将身边人、事、情发送到系统平台,由网格工作人员调度处理。实现了信息及时传输和掌握,拓宽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做到了对各类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
图说:奶牛养殖基地
(二)推进联户平安,确保和谐稳定。健全完善《联户代表工作职责》、《村(居)民公约》等工作制度和村规民约,建立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管理制度,由联户代表组织开展日常走访、摸清底数,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安全隐患联防排控、重点人员联管联教、平安建设联创联享。全市广大联户代表主动担任起情报信息员、治安管理员、社情联络员的角色,积极巡查重点地区、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城关区团结新村联户代表在日常走访中发现社区电线杆等处贴有“法轮功”邪教组织宣传标语,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助抓获“法轮功”
邪教组织成员1人。堆龙德庆县桑木村联户代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的巡查登记,向公安机关提供外来可疑人员线索,协助落地核查可疑人员10余人。全市广大代表以身作则、主动履职,入户拉家常、串门访社情,将党委、政府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政策措施传达到每一户家庭当中,有力夯实了全市广大群众共促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真正形成了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齐抓共管、共保稳定的良好局面。
图说:和谐联建
(三)推进联户增收,共促增收致富。各级各部门围绕“联户增收”这个“双联户”工作的核心要义,不断加强政策扶持、项目引导、资金支持力度,依托净土健康产业项目规划,大力发展以联户为载体的规模化、集约化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切实让“双联户”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桥梁和纽带。尼木县吞达村联户代表加措带领联户家庭共同出资8.5万元,在县净土办支持下建立“加措双联户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肉鸡养殖项目,全年出栏肉鸡6300多只,每户现金收益1万余元。曲水县江村普布旺堆、尼玛曲珍等10户联户家庭自筹资金80余万元,成立“羌嘎宾敦”旅游服务合作社,建成民俗文化展示区,经营家庭旅馆、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企业帮助吸纳劳动力60余人,2015年,实现产值114万元,联户家庭人均收入近2万元。以兴办联户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完善小额信贷担保政策为动力,大力发展“自愿结合、入退自由、责权平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联户经营合作社。全市共建立联户经济合作组织362个,吸纳4576户13000余人,提供劳动岗位2800多个。
图说:编织现场
三、拉萨市实行“双联户”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启示
“双联户”是拉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孕育催生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双联户”模式充分体现了党政主导与群众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探索。开展“双联户”工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拉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定力,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具体实践,积极回应了各族群众思稳定、求发展、促和谐的热切期盼。两年以来,“双联户”模式在拉萨和西藏形成广泛共识,成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的自觉遵循和行为规范,城镇社区、农村牧区、机关单位实现全覆盖、无盲区,邻里之间共保平安、共促和谐、共谋发展、共同致富,群众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发展联户经营为抓手的农牧区致富路子得到进一步拓宽,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互帮互助的生活环境、讲信修睦的人文环境日渐形成。
图说:曲水县多彩阿佳 织出美好幸福生活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拉萨市在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过程中,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有效保障了“双联户”社会治理模式步调一致、全面推进。
图说:网格图
(二)凝聚人心是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拉萨市把“双联户”模式作为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制度设计,作为推进群众自治自管自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载体创新,引导发挥“双联户”模式的平台职能,既防止越俎代庖、过分干预,影响群众自治自管、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又加强引导、科学指导,主动支持帮助、参与配合深化“双联户”工作,积极推进群众工作群众做,动员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解决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矛盾问题,解决好日常生产生活状况。切实让“双联户”模式按照其本身定位,正确、科学、合理运转。
图说:治安联防
(三)畅通渠道是关键。新时期下人民群众诉求和利益问题不断增多,而部分问题就是因为渠道不畅、推诿扯皮造成矛盾激化、问题叠加。“双联户”模式改变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治理,联户代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邻里纠纷、民生问题、群众诉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反映到基层组织后,基层组织及时进行核查、调处、解决、报告,真正在人民群众当中搭建了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关爱群众的工作服务平台,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大限度地在群众心中增加对党和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