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再下移 东莞积极探索微治理模式

东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市委市政府部署工作往往一竿子插到村(社区)一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在狠抓以村(社区)为重点的基层治理综合改革的同时,将工作重心再下移,积极探索行政村(社区)下面的二级治理单元微治理,初步探索出聚焦微社区、建设微平台、完善微组织、创新微机制、对接微心愿五微治理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基层社会安定有序。

图说:东莞城区市中心图

一、目光下投 聚焦微社区

东莞市基层经济总量大,本外人口结构倒挂现象突出,大部分常住人口集聚在楼盘小区、出租屋连片区、工业园生活区等地,而目前行政村(社区)的服务半径过大,基层政府服务资源直接投放有限,导致部分群众未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市委市政府将工作目光更加聚焦投射到行政村(社区)下面的二级治理单元,努力将其稳定好、治理好、发展好。一是科学分类。根据基层人口聚居特质,将这些二级治理单元分成楼盘小区、出租屋连片区、商贸区、工厂生活小区、农村社区、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等7种类型。二是分类指导。明确各类型微社区的样板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建有力、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总目标进行,分别提出各类微社区的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评价标准,做到既统筹推进、又特色鲜明。三是样板创建。先后部署开展了楼盘小区、出租屋连片区、拆迁安置小区的样板创建活动,涌现出大朗镇明上居等新建楼盘小区等7个市级楼盘小区示范点、厚街镇珊美社区出租屋连片区的大综管示范点以及沙田镇沙花园的拆迁安置示范点等,及时总结提升示范点的创建经验,复制推广到同类型的微社区

图说:建立功能齐备、服务精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拆迁安置小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

二、资源下沉 建设微平台

虽然目前东莞市村级综合服务、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设居全省前列,市财政也不断加大对村(社区)的治安、环卫、行政管理等重大公共事务开支的统筹力度,但是村(社区)下面的二级治理单元仍然存在公共资源散乱、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东莞市大力整合政府、村(社区)、社会、市场等各方资源,建设多种形式的公共服务微平台。一是丰富便民巡回服务直通车。在市镇党政部门开展经常性送法律、送科技、送温暖下乡活动的同时,工青妇群团组织主导的莞香花白玉兰先锋号服务中心和有关社工机构也更加主动地深入楼盘小区、工厂生活区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二是创设小区综合服务站。大朗镇明上居等一批楼盘小区采取政府奖励、村(社区)资助、物业公司出场地、志愿服务组织出人的运作模式,为居民提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居务自治服务和邻里互助服务;凤岗等镇街在出租屋集中区域推行联心街舍服务管理协同体建设,以党员联络站为主平台,构建多站合一综合服务体系,为新莞人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三是共建不同类型的公共活动空间。积极汇聚各方资源力量,对旧厂房、楼道夹层、报刊亭、警务室等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成为群众助人自助、群防群治的重要阵地,如长安镇的榕树下公共文化空间、茶山镇的法律服务长廊、万江街道的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南城宏远社区的职工活动区建设、清溪镇土桥文化长廊图书馆等,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四是拓展网上微平台。充分运用村居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平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真正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图说:长安镇建成长安广场榕树下文化空间

图说:读者在使用长安镇“榕树下”公共文化空间电子阅读机

三、自治下延 完善微组织

针对转型期原有组织影响力下降、新的各类组织不完善,居民原子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市委市政府把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作为微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大力倡导在群众身边构建微组织圈,努力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等共同发挥引领服务作用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一是党群微组织全面覆盖。按照哪里是人口聚居区,哪里就有党群的基层组织和服务工作的思路,及时查漏补缺,不断健全党群微组织。坚持把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摆在工作首位,切实提高基层党群组织的战斗力。二是分类培育一批自治功能明显的微组织。为促进不同类型微社区做到闭环自控,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指导培育发展力度。如在新建楼盘小区,发动居民选举成立业委会,协商制定业主公约、物业管理制度等;在农村社区,重点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在出租屋连片区,鼓励成立(二手)房东自治组织;在工厂生活区,大力发展异地务工人员融合组织,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在老旧小区,引导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配合社区警务人员做好社区巡防工作等。三是大力倡导社区服务类微组织。通过制定政策指引、给予小额补助、提供场地支持等方式,引导居民根据作息规律、个性诉求等组建成立不同类型的公益性社区社会组织。如,沙田镇庄士新都小区党旗飘扬党员志愿服务队、长安镇怡翠豪园小区信义帮客志愿服务总队、凤岗镇三正卧龙山小区家缘志愿服务总队等,在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图说:建立完善“居民议事制度”,发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让居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图说:大朗镇设立长富社区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职能下放 创新微机制

东莞坚持政府职能法定原则,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将不该由政府管理和政府管理不好的事项下放给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坚持微社区治理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服务与基层民主自治有机结合的微机制。一是政府公共服务事项委托办理机制。采取统一打包、整体购买、分期落实的方式,将97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委托给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办理,其中49项可由小区综合服务站直接办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2011年以来社会组织共承接民政部门购买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社会工作三大服务累计约4.97亿元。 二是财政奖补机制。为减轻村(社区)的公共开支压力,激发居民自治的内在活力,在莞城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对居民自治范围的准公共服务事项实行竞争性小额奖补。2013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一事一议奖补资金570万元。三是双向考核机制。为理顺镇(街道)与村(居)委会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规范工作流程,在东城、石碣两个镇(街道)开展镇(街道)与村(居)委会双向考核试点,明确镇(街道)主要对村(居)委会依法履职情况和协助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村(居)委会主要对镇(街道)为村(居)委会提供的经费保障、工作指引、购买服务、培训教育等情况进行考核。

图说:东莞市凤岗镇油甘埔家长义工协会成立选举会议

图说: “巡回法庭”走进万江官桥滘社区,让居民足不出户解决身边矛盾纠纷

五、干部下访 对接微心愿

东莞坚持把有效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创新微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组团式走访、专业化服务等方式,落实在职党员到所在微社区报到,运用群众的思维、方法和资源解决群众问题,既整体回应群众的大希望,更侧重对接满足群众的微心愿。一是征集打捞微心愿。各级党员干部通过采取主动上门、入户访谈、座谈讨论等面对面心贴心的渠道和方式,全面掌握所联系责任区群众职业、年龄、家庭、爱好、专长等基本情况,尤其是各类特殊群体、重点对象相关情况,最大可能地打捞基层沉没的声音。在楼盘小区样板创建中,共收集到居民群众各类微心愿”3300多个。二是分析梳理微心愿。各级党员干部通过组织居民群众聊一聊、约请社区居委会扯一扯、会同相关物业管理公司谈一谈、邀请专家学者评一评、联合职能部门议一议等多种方式,对群众的微心愿进行认真分析和系统梳理论证,将群众微心愿划分为当下可以立即实现、近期可以努力实现和未来有望争取实现等不同层级类别。三是对接满足微心愿。在对群众心愿情况明、把握准的基础上,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党政群、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联系协调村(居)委会、房地产开发商、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关系,引导其将更多社会资源和服务项目投放到社区,并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对接并不断满足群众的微心愿,实现了业主满意、发展商满意和当地党委政府满意的良好效果。

图说: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南夜景

下来,东莞市将进一步理顺镇(街道)、村(社区)、楼盘小区(企业社区、出租屋聚集区、村民小组等)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和政府管理服务与基层民主自治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机制,推动不同的基层社会形态、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寻求公约数、培育关联性、打通连接点、加强依存度、减少摩擦力,在精细化治理中缔造生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形成同生共构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四川省西昌市   下一篇:广东省中山市   

   相关阅读
· 福建省莆田市
· 贵州省思南县
· 山东省东明县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推选活动

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

会务组电话:010-87748538

联系人:来凯锋 15210229893

传真:010-87747102

邮箱:shzl_2015@163.com

网址:http://www.shzl20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