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力促平安冀州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3年,冀州市第二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面对这一荣誉,冀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再奋战4年,力争第三次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最终捧回“长安杯”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市综治委研究,报请市委常委会批准,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星级平安乡(镇)、市直单位、村、社区、景区、校园、医院、商场(店)、企业、家庭等十大“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实现平安冀州建设新的跨越。

图说:领导听取冀州市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充分的发挥基层组织的巨大作用,始终将群众参与作为活动开展的关键切入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人人争创平安”的良好格局。

一、细化实化争创模式

“六好六无”基层平安乡村创建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把平安建设细化为“一、二、三星级”, 通过基层创建,积小安为大安,促进全市的持续和谐稳定。具体做法是:

1、简便易行统一的创建标准。农村干部群众是参与“星级创建”的主体力量,为使群众一听便懂、一看明白,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在创建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重项工作纳入到创建标准中来,提出了“六好六无”的创建模式,建立了星级平安乡、村(居)委会的标准。

图说:平安建设推进会召开现场

第一,平安乡镇(社区)“六好六无”创建标准是“四个覆盖”运行好(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农村维稳组织、农村经合组织);群众安全评价好;“三位一体”调解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生态环境整治好;文化活动开展好;安全防范落实好。无到市以上集体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重点人员漏管失控。

第二,星级平安村(居委会)“六好六无”创建标准是农村面貌提升好;“四个组织”作用好(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农村维稳组织、农村经合组织);矛盾纠纷调处好;农村文化建设好;特色产业发展好;人防技防措施好。无到乡镇以上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点人员漏管失控;无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事)件。

2、强化动态评比的考评体系。“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考评采用“月百分、年汇总、依分评星定级”的考核体系。即把“六好六无”标准量化为百分制,由市综治办对乡镇(社区办)、乡镇(社区办)对村(居)每月分别进行考评记分。市综治办对各乡镇创建情况月考评得分由综治办、农工委(提供乡镇农村面貌提升情况)、司法局(负责提供人民调解情况)、信访局(负责提供群众上访情况)、公安局(负责提供治安、刑事发案情况)汇总,考评根据当月工作情况计算相应分值,记入当月考评档案。根据每月得分情况,年终汇总合计,依分评星定级。每月3日前,各乡镇将所辖村上月创建得分情况报市综治办,市综治办根据每月得分情况,年终汇总合计,依分对每个村评星定级。总分在840-960分的评定为一星级,得分在960-1080分的评定为二星级,得分在1080分以上的评定为三星级。市综治办年终对三星级平安乡镇(社区)、村(居)按照创建标准百分制进行抽查评分,得分在90分以上的可提请市综治委表彰命名三星级平安示范乡镇(社区)、村(居)。

图说:领导到徐庄乡检查平安建设开展情况

3、完善利责挂钩的奖惩机制。为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对争创星级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市综治办每月5日前将各乡镇(社区)、村(居)的上月创建工作考评表汇总后向市委书记、市长、市综治委主任、各乡镇(社区)党政“一把手”。年终被评定为三星级平安乡镇(社区)、村(居)的主要领导干部,记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实绩档案,按照有关规定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晋职、提拔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年终评定中,得分在720-840分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不予定星;得分在720分以下的由市综治办提请综治委对该乡镇(社区)、村(居)实施一票否决警示或一票否决。

二、认真做好组织推动工作

1、高度重视,强化保障。近年来,冀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推动“自强跨越、领跑晋位”的重要内容。市委书记刘占强、市长石英俊定期听取“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存在的问题。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们更深深地认识到深化“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群众而治理、而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新形势下动员组织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平安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防控治安,靠服务群众促进治理,以契合社会治理的发展规律。为此,我们提出了“党政齐抓、立足基层、依靠群众、注重防控、化解矛盾、实现平安”的工作思路,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全市开展“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意见》,市、乡两级均成立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和督导落实,把“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融入发展大局,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严格落实综治专项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投入的问题,确保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加大了考核奖惩力度,把创建措施列入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重要内容,创建成效列入了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动力,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图说:乡级平安建设展牌

2、广泛发动,浓厚氛围。“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涉及方方面面,仅仅靠政法委、综治办的力量难以推动开展。为此,市综治委对乡村综治干部和综治成员单位先后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制定了《关于市综治委成员单位参与平安建设“星级创建”活动的意见》,组织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到“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来,初步形成了“党政统揽、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如在解决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上,注重发挥乡、村和综治成员单位作用,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乡、村都制订并通过了符合各自实际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用以约束群众的言行。政法各部门特别是司法行政部门注重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冀州市是“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市,今年又通过“六五”普法中期验收。我们认真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结合宣讲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从114日开始到124日国家宪法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司法行政人员深入全市10个乡镇,进行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知法遵法守法意识。认真落实“十户普法宣传员”制度,以每10户村民作为一个普法宣传小组,在每一个小组中选任一名普法宣传员,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实现住户相邻、互帮互学、一人带动、共同学法的普法工作格局。目前,“十户普法宣传员”制度已经在全市376个行政村全面推开。宣传员通过登门入户送法律、剖析案例现说法、开展活动讲法规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市法院充分发挥一乡一庭作用,让法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起到了较好作用。近日,冀州市徐庄法庭成功调解了徐庄乡南褚宜村村委会与40户村民关于拖欠承包费用纠纷。使对立双方握手言和,避免此纠纷进入司法程序。自一乡一庭运行以来,共诉前调解解决纠纷38件,主要以婚姻、赡养、征地补偿等纠纷居多。各法庭利用集市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们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在冀州市电视台开辟了平安冀州专栏,每周安排一期,集中展示和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在平安建设中的工作情况和成效,进一步推进平安冀州建设。我们还通过印发“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明白纸、书写标语、广播、打造法治文化公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工作的内容、成效及与自身的关系,激发热情,凝聚力量,赢得支持,营造浓厚的平安创建氛围,形成人人关注平安、人人参与平安、人人维护平安的良好局面。

图说:领导参观冀州市法治公园

3、培树样板,典型引路。在创建活动中,为确保整个创建活动务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冀州市注重培树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建中的好做法,进而向全市推广。冀州市门庄乡在创建工作中,对百分制考核的每一项内容的考评工作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使每个月的考核工作更客观更具体。我们将门庄乡的做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各乡镇按照五级防控化解矛盾的模式,根据各自的实际,进一步做好分级防控化解工作。针对农村小村多、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如何实现技防工作的突破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官道李镇通过“一事一议”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逐年逐批进行解决的办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及时进行推广,确保了农村技防设施的投入。

4、加强调度,确保时效。一是加强考核。我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由综治办、联席办、公安局、安监局、农工委、司法局等六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考核评分会,现场对各乡镇当月信访、发案、安全生产、农村面貌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工作打分,将考核结果上报市委书记、市长、市综治委主任,下发给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后的乡镇进行通报,确保了工作压力的向下传导。二是加强调度。每月组织召开由乡镇主管政法综治工作副职参加的“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单位当月的工作开展情况,摆成绩、讲问题,互相交流创建心得,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督导。市综治办坚持不定期对各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保证时间进度和创建质量。

图说:领导参加平安建设经验交流会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98%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和萌芽状态。截止目前,全市刑事发案414起,同比下降了29.47%,其中重特大案件50起,同比下降了56.90%。没有发生进京赴省集体访,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进京个体非访8人次,信访综合指标在衡水市位居第一名,群众满意率、安全感和平安知晓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开展“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有四点体会:

一是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实现了“三个传导”。实现了目标传导:“六好六无”创建标准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内容涵盖了平安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一听便知,一学就会,大大推进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乡、村、家庭争星夺星成为一种时尚;实现了责任传导:通过大张旗鼓地“争分夺标评星”,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荣誉感,平安建设实现了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转变。原来存在上热下冷、措施到不了最基层的问题,各级领导同志对平安建设认识有偏颇,认为是一件虚事,现在明白,得分不够,排名靠后,就要被通报,都认识到推进平安建设“星级创建”是自己的责任;实现了措施传导:基层干部群众明白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抓什么、怎么抓,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逻防控、法治宣传教育、重点人员稳控、技防设施投入、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安全感。

图说:冀州市第二次活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

二是推动了乡镇(社区)和村(居)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为群众搞好服务。“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标准的第一好就是“基层组织建设好”。 今年,全市10个乡镇,因地制宜,是楼房的安排一层楼、是平房的安排一个单独院落,进一步整合资源,按照“五有五统一”(有机构负责、有场所设施、有工作人员、有专项经费、有信息系统;统一标识、制度、程序、档案、台账)的标准,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接访中心、群众工作站等整合为乡镇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到了“一个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化解”,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普遍反映难办的征地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西王镇盐化工循环经济园涉及东罗口村3600亩,仅用三个月时间便全部征收到位。在社区,将居委会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以人、地、物、事、组织等为基本要素,面向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开展服务管理。在农村,建立社情民情档案,内容包括家庭人口、住房、计划生育、低保、五保等。通过建立民情档案,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

三是夯实了基层基础,建立了“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由于“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考评结果要与干部的评优、评先、晋职、提拔挂钩,特别是“争分夺标”月月搞、现对现,促使基层干部逐步树立起了“抓长效、长效抓”的理念,由以往“重视花钱看病”转到“注重日常养生”,由重视突发信访,转变为重视日常矛盾排调等,各项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市乡镇(社区)、农村(居)呈现出创建见阵地、活动见记录、规范见制度、工作见档案、人防见队伍、技防见设施、调解见台帐、案件见下降、宣传见标语、平安见笑脸的局面。

四是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破解了“治不住、管不到”的难题。在“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各乡镇(社区)、农村(居)按照“六好”的标准努力创建,充分发挥邻里之间情况最熟悉、最了解,互帮互助最直接、且成本低的优势,相互攀比争分夺标上星级,各项治理工作得到了较好的推动。“六好六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因整壮劳动力缺乏,而造成的大事难办、治安难防等问题,而且使城镇内一些治安隐患和矛盾,能及时发现, 在化解过程中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在社区一级,有效地避免了过去一些矛盾纠纷“由小变大、由大变炸”的情况,也防止了一些“神不知、鬼不觉”问题的发生,初步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治得住、管得到”的目标。

   上一篇: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下一篇:山东省金乡县   

   相关阅读
· 福建省莆田市
· 贵州省思南县
· 山东省东明县
·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 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推选活动

暨2015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

会务组电话:010-87748538

联系人:来凯锋 15210229893

传真:010-87747102

邮箱:shzl_2015@163.com

网址:http://www.shzl20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