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阳光学校”让叛逆青少年充满阳光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辖32个乡镇(街道),面积28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5万,为江西县市第一。2011年,丰城市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叛逆青少年教育管理问题比较突出,虽然这一群体数量不多,但社会影响大,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大压力。
图说:阳光学校教学楼
一、找准突破口,将叛逆青少年服务管理作为工作重点
据统计,2011年丰城市青少年辍学率为0.8%,市法院受理的14-25岁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为120起152人,案件数和人数占比分别为47%和40%;公安机关查获的18岁以下吸毒青少年占比为6%。叛逆青少年群体成长环境特殊,服务管理存在“四难”:一是家庭难管,隔代教育导致积淀不良行为,出了问题管不了、管不住;二是学校难管,有的学校出于自身考虑,甚至将有问题的青少年拒之门外;三是司法难管,一些青少年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即使违法犯罪也要从轻或免于处罚;四是社会难管,既没有就业技能,又没有达到就业年龄,进入社会后难以独立生存。
图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生在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表演
叛逆青少年群体的形成,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从丰城来看,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留守学生多。该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30万人,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他们由于成长环境特殊,行为心理特殊,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家庭难管理,学校难教育”情况,导致放任自流,闲散辍学。二是高中教育严重不足。2011年,丰城有初中毕业生1.8万人,由于高中教育资源紧缺,当年录取普通高中的人数仅为7500人,大量青少年在人生最重要的性格养成阶段因为条件限制而不得不过早走向社会。
通过对这一群体的调研分析,丰城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也不匹配丰城人文丰厚的历史底蕴,更不满足群众对分享经济发展“获得感”的心理期望,为此丰城市委、市政府决心以叛逆青少年服务管理为切入点,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落脚点,着力创新社会治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得更好”的要求。
图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二、建立阳光学校,探索叛逆青少年教育矫治新模式
从2011年开始,丰城市积极探索叛逆青少年教育管理办法,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出台了《丰城市重点青少年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办法》。针对叛逆青少年辍学或濒临辍学、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问题,2012年,丰城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建设一所专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不适宜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叛逆青少年进行集中教育矫治。做到四个明确:
第一,明确学校定位。2012年,由丰城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收购了一所民办学校,建立丰城市阳光学校,与丰城市职业中学合署办校,阳光学校对外称为“丰城职业中学初中部”,减少学生和家长的抵触心理。
图说:领导到阳光学校视察指导
第二,明确招生对象和学籍管理。从2012年秋季开始,阳光学校正式对外招生,招收的对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政法干警在办案中排查的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第二类是各乡镇(街道)综治干部在日常排查中发现的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辍学在家的青少年,第三类是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有不良行为的在校初中学生。学生的学籍实行灵活管理,所有入校的学生既可以将学籍保留在原学校,待不良行为矫正后返回原校继续学习,也可以将学籍转入职业中学初中部,毕业后免试直接升入职业高中。
第三,明确教学管理模式。学校采用全封闭式教学管理,在教学上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采取小班制、人性化、亲情化、诱导式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的特殊性,降低文化课程教学难度,增加法制、军事、心理健康、礼仪、书法、琴法、武术、经典诵读等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与学生做到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二是突破年龄和年级的束缚,按学生入学前的表现和矫正效果设置雄鹰班、铁鹰班、飞鹰班三种班级,对学生进行弹性制管理。
图说:老师与学生谈心
第四,明确师资力量。学校所有文化教师均由教育部门在全市公开择优选拔。同时,司法部门每周安排法律工作者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目前,全校共有教师27名,其中心理咨询师2名、军事教官4名,书法老师1人,琴法老师1名,礼仪老师1名,美术老师1名,计算机老师1名,经典诵读老师1名,初中文化课教师15人。学校纳入公办义务学校管理。
三年多来,阳光学校共招收学生445人,其中有178人升入职业高中,有11人考上了普通高中,有71人不良行为得到矫治后返回原校继续学习,教育矫治效果明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被评为江西省德育教育基地、问题青少年矫治中心,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假面下的叛逆》的节目,用45分钟时间介绍该市创办阳光学校、关心叛逆青少年教育成长的情况。丰城市阳光学校在实现教育公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逐渐显现:
图说: 学生在服装车间实训
——它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阳光学校实行小班制、低难度、诱导式教育方式,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办学理念,摒弃了应试教育“成绩优先、唯分至上”的做法,对所有学生坚持一视同仁的对待,让他们都能得到关心,自信心都能得到保护,并从文化、心理、法律、礼仪、军事训练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矫正不良行为,消除叛逆心理,重树自信心,提升综合素质。这种教育理念受到在读学生的喜欢,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去年,有8名家长慕名主动将难以管教的小孩送到阳光学校就读。
——它探索了全新的办学模式。阳光学校与职业高中合署共建,衔接办学,为叛逆青少年解决就业、走向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丰城市职业高中437名毕业生,未毕业就已经被企业“抢购”一空,实现了100%就业。阳光学校主要负责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既可以选择参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也可以选择直接升入职业高中学习一技之长,帮助他们顺利地踏出学校的门槛,快速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改变了社会上“学生只有上高中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的思想。
图说:学生在汽修车间观摩
——它搭建了一个挽救叛逆青少年的平台。叛逆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的成长期、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如果放任不管,往前滑一下就容易触犯国家法律,如果关心引导,往回拉一把就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一个孩子关系一个甚至几个家庭,一个家庭又牵动整个社会,阳光学校专门打造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模式,让叛逆青少年有人管、有办法管、有地方管,让他们不再受到歧视,不再流入社会,滑向违法犯罪边缘,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同时也挽救了他们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坚持源头治理,让所有青少年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健康成长
在加强阳光学校建设的同时,丰城市还大力加强教育和关爱管护工作,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着力从源头上减少叛逆青少年的产生。
图说:学生在上《经典教育》课
一方面,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2011年以来,丰城市严格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把九年义务教育向前后两端拓展,全力办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教育。从2011年起,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设了32个公办中心幼儿园,在全省率先普及乡镇公办幼儿园,缓解了“入园难”问题;投资5亿元新建了一所可容纳9000名学生的高中,其它几所高中进行资源整合和改扩建,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2011年增加了64%,高中统招率高达92.5%,加上职高和中专,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解决了初中生流入社会问题,大大减少了社会治理的压力;同时,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把控辍保学的责任前移至乡村一级,实行年度考核,最大限度降低义务教育辍学率。在此基础上,丰城市还引进洪州职业学院,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
另一方面,着力加强青少年的关爱管护。建立导航之家、阳光之家、温暖之家、爱心之家、亲情之家,加强对各类叛逆青少年服务管理;向全市11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部派驻了校园警察,实行一校一警,依法处理危害校园及师生安全的行为,加强学校法治建设;组织全市49名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609名科级领导干部与829名重点青少年中的特殊对象建立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生活上的难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三年来帮助9600余人返乡就业,减少因留守引发的叛逆问题。
图说:学生在机械车间观摩
通过多措并举,丰城市叛逆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得到初步显现,据统计,全市未成年人辍学率,由2011年的0.8%降低至2014年的0.5%,法院受理的14-25岁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由2011年的120起152人,下降到2014年的65起87人,公安机关查获的18岁以下吸毒青少年占比,已经从2011年的6%降低到2014年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