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综合治理,联勤共筑平安嘉定
一、工作背景
嘉定区位于上海的西北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嘉定区经济社会发生广泛、快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加快推进,区域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现有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上不能适应日渐复杂的社会形态,矛盾日益突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机制亟需转变。主要体现在来沪人员大量无序导入,社会管理矛盾不断凸显,城市安全、秩序、市容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困扰城市发展,各种社会管理问题随之而来。街镇管理职权与责任不匹配、职能部门履职通道不顺畅、辅助人员力量整合不足、常态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管理多头、方法相似、内容交叉、信息互不想通、平台建设重复等方面。为有效破解城市综合管理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嘉定特色的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模式。
图说: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到嘉定区视察指导联勤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联勤工作统筹管理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建立健全区、街镇两级联勤工作组织架构。在区级层面,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综治办、区发改委、区建交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51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街镇层面,成立相应的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街镇联勤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统筹协调区、街镇层面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整合各自范围内的行政执法力量和城市综合管理资源,协调处置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机构按照联勤网格化工作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整体推进社会综合管理工作。
图说:嘉定镇街道巡防队员发现有乱设摊行为进行劝阻
(二)构建联勤网格化体系,做实基层社会管理
以做实街镇为基础推进联勤网格化工作,建立了区、街镇、村居三级组织构架。
在区级层面:建立直属区政府的区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联勤网格化中心),受理城市网格化、“12345”市民热线、群众举报等涉及城市综合管理的各类业务,按照工作内容和操作规程,流转分派、协调调度区处置部门或街镇进行处置并反馈。同时建立了一支区级督查队伍,通过实地实效、系统抽查和专项督察的形式,促进街镇和职能部门履职。
图说:江绵康视察联勤网格化中心
在街镇层面:各街镇均建立与区联勤网格化中心对应的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对城市化区域巡防、村居等自治区域巡防、群众举报等渠道发现的城市综合管理问题,指挥调度相关处置部门进行处置并反馈,对于跨区域或街镇无法协调调度处置的事情上报区联勤网格化中心,由区联勤网格化中心进行指挥、协调、调度区处置部门进行处置。每个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都拥有一支由其统一管理的巡防队伍。
图说:街面巡防
在村、居等自治区域层面:整合综治联勤工作站,建立综治联勤工作站,将信息系统终端延伸至所有村居委,健全村居民自我巡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小联勤”机制,实现了村居的全覆盖。由村居委会干部、小区物业、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组成“小联勤”巡防队伍进行巡防。
(三)以标准为引领,实现“一网式”管理
自2013年区委、区政府引入标准化管理以来,通过上海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和第二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创建,我区已初步建立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包括《处理事件、部件工作内容纲要》、《联勤巡防队员勤务规程》、《信息指挥员操作规程》、《处置部门处置反馈规程》、《督查员勤务规程》等28项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实现了统一的责任网格、统一的工作内容、统一的人员职责、统一的工作规程,形成“一网式”管理,构建“多种力量整合,多平台合一、多种情况切换、指挥权威高效”的联勤网格化工作格局,引领整个我区联勤网格化工作业务开展。结合嘉定实际,将全区463平方公里划分为417个责任网格,其中,城市化区域96个责任网格(约90平方公里),村、居、工业园区、专业市场等自治区域(即“小联勤”区域)321个责任网格。对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统一的事(部)件明细表,共10大类、151小类,明确了各处置部门的职责和响应、处置时限。全部街镇通过整理资源建立了统一的联勤网格化巡防队伍,并细分为网格巡防队伍和辅助综合执法(机动巡防)队伍,共1283名专职联勤巡防队员,其中网格巡防队员共948人,辅助综合执法(机动巡防)队员共335人。联勤网格化巡防队伍由各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统一管理,在96个城市化区域责任网格开展巡防,并作为群防群治守护网街面治安协勤队伍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健全细化三大协调机制和“1+2+X”参勤机制,为促进各部门联勤联动、条块资源调配、落实处置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的处置周期有效缩短。
图说:街镇中心平台
(四)大小联勤对接联动,提升村居自治水平
农村、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嘉定区从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的角度出发,着力推动联勤网格化工作向农村、社区、专业市场、企事业单位等领域拓展延伸,构建“小联勤”工作机制,完善“大小联勤”对接联动,实现联勤的更广覆盖,全面提升区域自治管理水平。对“小联勤”巡防发现的各类问题,村居委会按照自治章程,在运用自治方式及时干预的同时,通过联勤网格化信息系统报送,由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指挥、协调、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实现联勤联动,快速处置或动态管控。同时,从促进大小联勤对接的角度出发,确定以易发、隐蔽、公共危害性大的邪教活动、违法建筑、群租、非法行医、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和影响城市安全的公共突发事件为主的35项重点工作内容,明确联动处置责任,规范大小联勤对接、联动,促进相关职能部门深入村居履职。
图说: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倪耀明调研中心
三、成效和启示
嘉定区联勤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府管理方式深刻转变。在联勤网格化理念和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的引领下,政府在城市综合管理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由条线分散管理、单打独斗向街镇统筹领导、相互协同转变;由政府职能部门被动介入向巡防主动发现转变;由事后执法向全程管理转变。城市综合管理手段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更加人性化。
图说:中心信息平台
二是群众认同程度逐步提高。探索“合成加科技、依法加服务”联勤网格化机制的主线,不断深入开展“小联勤”,充分依靠基层党员、志愿者力量,广泛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涉及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的自治管理和自我服务。通过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运用群众来解决群众问题,使得群众对联勤网格化工作的认同程度逐步提高。执法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管理中对抗减少,政府形象进一步优化,干群、政群关系更加融洽。
图说: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工作进社区宣传
三是联勤网格化机制不断完善。通过整合联勤、城市网格化管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24小时应急值守及区应急办职能,进一步拓展联勤网格化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联勤网格化机制,不断夯实“三级平台、两级指挥”的联勤网格化工作基础,建立12个街镇联勤网格化中心、12支巡防队伍和协助综合执法机动队伍,充分发挥街镇在块上的统筹协调作用,城市综合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
图说:社区联勤网格化干部发现小区乱停车问题及时上报
四是联勤网格化实效更加凸显。今年以来,嘉定区联勤网格化信息平台共受理案件298694。联勤网格化事部件共计287894件,其中事件270082件,部件17812件,处置287241件,处置率99.77%;共接收市12345热线平台转办工单10800件,办结10301,办结率95.38%,按时办结率94.52%。自开展联勤网格化工作以来,本区的公共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公共秩序明显提升、公共环境明显改观。今年以来,全区街面“两抢”类案件同比下降52.8%,城管执法案件查处量同比下降37.68%,其中占道设摊案件查处量同比下降44.65%;非法行医查处数同比下降50.41%。
图说:市委书记韩正视察指导联勤工作